![]()
近日,湖北九峰山實驗室聯合武漢萬集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集光電”)將激光雷達的核心光電功能單元集成在1顆芯片上,激光雷達器件數量減少90%以上,體積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成本降低八成。 “近年來,市面上使用的激光雷達絕大多數由數百顆分立的電芯片和光機結構件組成,集成度低、體積大、成本高。我們一直希望顛覆這一傳統(tǒng)技術路線,將激光雷達‘芯片化’。”萬集光電總經理胡攀攀回憶,3年前企業(yè)便開始尋求合作伙伴,但“硅光異質集成”技術攻關難度大,一直進展緩慢,“這一技術相當于讓多種水果‘和諧共生’在一棵樹上,太難了”。
萬集激光雷達產品 “異質集成”正是湖北九峰山實驗室的“強項”。今年2月,萬集光電通過湖北科創(chuàng)供應鏈線上平臺對接上九峰山實驗室。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僅需1顆芯片就能實現相控陣激光雷達的收發(fā)、掃描等功能,器件數量減少90%以上。
九峰山實驗室科研人員工作中 九峰山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徐鳳解釋:“器件越少,效率越高,系統(tǒng)出故障的概率就越小,從而實現穩(wěn)定性的提升。” “待相關工藝進一步完善后,我們將進行量產。這樣的激光雷達主體部分只有半個手機大小,體積是現有激光雷達的約四分之一,成本降低八成,集成度高、體積小、性能先進。”胡攀攀介紹,產品不僅可用于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智能家居等,還能集成到人形機器人的眼睛里,讓人形機器人看得更清、反應更快。 這一突破為何重要?武漢車網智聯測試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傳播負責人譚詩泉告訴記者,早期,激光雷達只搭載在售價較高的車型上。隨著成本的下降,激光雷達車端裝載率將大大提升,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售價也會繼續(xù)降低,這將推動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加快普及。與此同時,無人配送車等自動駕駛裝備的成本隨之降低,低速無人場景的商業(yè)化進程也會縮短。 “體積變小,還意味著設計包容性更大。從前體積較大時,不得不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現在則更加靈活、更加美觀,還能盡可能保護激光雷達部件,減少維修費用。”譚詩泉說。 文章來源:長江日報 注: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僅供交流學習之用,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版權聲明: 《激光世界》網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激光世界》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激光世界》雜志社。 |
![]() |
友情鏈接 |